-
你有機會致富嗎?-細嚼失落的百年致富經典(3)
在致富的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世上缺的不是致富的機會,而是致富的行動。誰抓住了機會,誰就能獲取財富。致富屬於那些識時務者,屬於那些與時俱進者。
這句話已經把這一章的重點說完了!這裡面有4個重要核心:行動、機會、識時務者、與時俱進者。所謂的機會,是你在行動了之後才知道是不是機會。有時侯是在行動的過程又會發現新的機會。甚至有時候機會是因你不斷地行動,不知不覺中創造出來的。也就是先有了行動才有所謂的機會,而不是有了機會來才有行動。這是這本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所謂識時務,換一個說法就是看得到當下的局勢。這是一個不容易訓練和培養的能力,除了相關的背景知識,還需要大量的體驗及覆盤思考的訓練,進而有邏輯的去推導的動向,看到表象裏面的真實,打造出合適的行動方針。
感覺好像很難,但有一個方法我們從小就會,就是錯誤嘗試法。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可以試出什麼是錯誤的,最後就會找到正確的。小朋友就是用不斷的行動慢慢測試父母的反應,知道父母真正的行為準則和底線。再利用各種策略拿到他想要的。不斷的行動是這一切的核心。
致富的機會總會屬於那些與時俱進者,而那些膽怯愚蠢的「不識時務」者將被無情地淘汰出局。
局勢是會流動的,會變化的。所以我們除了會識時務,還要能與時俱進。因為當局勢產生了變化,我們原本的行動的方針可能就必須跟著改變。與時俱進最難的就是要否定自己過去成功方式。根據新的局勢變化,找出新的方法。就是要能不被過去束縛,勇於突破往前走。
致富的法則適用於每一個人。只要我們掌握了致富的 「特定方式」並毫無懷疑地運用它去為自己造福,我們就能取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特定方式」這個名詞在書裡多次出現,但華勒斯並沒有很清楚的解釋什麼叫「特定方式」。其實這個「特定方式」是我們自己去理解和創造出來的。是只有自己適用,而且還會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而修正。每個人的條件、環境、機遇都不同,所以並沒有一套能夠適用所有人致富方法。「特定方式」是私人的,是客製化的,是專屬於你自己,所以才叫「特定方式」。如何掌握致富的 「特定方式」才是華勒斯想要告訴我們的。
世上萬事萬物皆出自宇宙能量的運行。宇宙能量以其不同的振動頻率,表現為不一樣的物體,宇宙能量對人類的供給無限豐厚。
宇宙能量這個名詞在書中也非常頻繁的出現。華勒斯對他的解釋開啟了吸引力法則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現在一些身心靈的團體或是在談吸引力法則的書籍一定會有類似的核心概念。不過華勒斯並沒有談到向宇宙能量許願的這種概念。他是強調的是我們的所有的思考模式,所有行為,都必須符合宇宙能量的運作方式才會有用!他還特別強調一點,不用擔心匱乏,宇宙能量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你要做的是在符合宇宙能量運作的方式下,把你需要的拿來。
那要怎麼來理解宇宙能量會比較適合呢?華勒斯生存的年代人類對整個宇宙的運作認識還是處於一個剛萌芽的階段,後面因為量子力學及相對論的發展才開啟了我們對宇宙認識的大門。更不用說人類行為及其心理的研究是到了近代才慢慢有了比較清楚的理解。宇宙能量,是華勒斯對這個宇宙的想像和對自然律運作的一種簡易解釋。宇宙能量更像是經濟學裡面談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把宇宙能量當成現實世界一個極其複雜的平衡運作系統。我們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分析和理解!所以我們只要把握其中的概念,抓到它運作的主要原則,專注當下自己該做的,這樣就夠了!
有沒有感覺這個思維模組很硬,才到第3章我就覺得的致富之道像是一趟英雄旅程。不過如果能讓我們人生幸福快樂,這趟英雄旅程是值得走它一遭的。
-
致富是一門心理科學
細嚼失落的百年致富經典(2)
世上財富的運作有其嚴謹的邏輯和獨特的規律,我們把它稱為「特定的致富方式」。
這一章的標題說明了整本書的屬性,華勒斯說致富是一門心理科學。不像一般科學可以設計實驗、預測結果甚至重複實驗。所以它沒有所謂的方法、公式、或者是定律。但依然有著嚴謹的邏輯和獨特的規律。整本書讀下來他是要幫助我們建立一套致富的思維模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法。
舉個例子來說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希望小孩好好念書,以後考上好的大學。然後成為醫師、律師或者是台積電的工程師之類的。這個思維模組可以讓你的生活衣食無虞,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或得別人的稱讚和羨慕,人生也有可能過得不錯。但這個思維模組就不是華勒斯說的特定的致富方式。
按照自然法則,我們都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所以那些得不到財富的人一定是做事的方式不對,他們的努力沒用在對地方,他們的辛苦成了瞎忙。
雖然實際的現實因果可能複雜得多,但這還是可以拿來自我檢驗的一個原則。大部分人習慣被動接受所謂「命運的安排」,可能從來沒想過我們的努力並沒有用對地方。或者我們根本就沒想過努力改變「命運的安排」。認識自己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開始。
致富與個人身處環境無關。致富與個人的天賦無關。致富與節儉與否無關。條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致富的道路有所限制,但卻不是影響致富的決定性因素。
致富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是我們是否尊從了致富的規律,是否確實以致富的「特定方式」行事。
華勒斯要說的是,雖然我們自身的條件,身處的環境,家庭背景,機運、品格、美德等等這些條件,對我們能否致富會有影響。但那不是關鍵性因素。建立致富正確的思維模組並以這個思維模組行事處世,才是核心重點。不需要去爭辯有一個有錢老爸有沒有用幫助?絕對有,但不代表你能繼承你老爸致富的能力。
致富與是否擁有足夠的資金無太大關係。我們知道那些真正能夠致富的人是不會跌倒在資金不足上的。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一個擁有致富能力的人,自然會吸引到他所需要的資金。資金不足會是一個困擾,但它是一個可以克服的困擾。
華勒斯說了這麼一大堆,其實只是想告訴我們,不論你現在的條件及狀況為何,只要願意尋求致富之道你就會變得富有。
我們要堅決相信:如果我們沒有資金,我們很快就能得到它;如果我們尚處一個不適當且不喜歡的行業中,我們不久就能從事一個真正適當的行業;如果我們依舊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職位上,我們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滿意的職位。
看到這一段,有沒有感覺吸引力法則出現了?要理解這一段,得要先回歸這一章的標題:致富是一門心理科學。
建立堅定的信念是當我們在挑戰人生的困難時,很重要的一種手段。信念是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片體鱗傷、寸步難行,幾乎想放棄的時侯,最後支撐我們的力量。所以華勒斯告訴你要堅決相信,就是因為在這條路上一定會遭遇許多困難跟挫折,讓你產生懷疑跟無助。
但就算你建立起堅強的信念,你也只會得到你應得的。舉個例子來說:你不滿意現在的工作,你覺得公司給你的太少。你相信你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和待遇。但如果這個工作新工作給你的遠超過你的能力應得的。你終究會留不住這個工作,或是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最後,你也只會得到一個與你實力匹配的工作。你不會有奇跡般的幸運,你只是做對的事,然後拿到你該拿的東西。
所以在建立堅強的信念之後,要做的就是一面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實力,一面積極的行動開創自己的機會。然後突然在某一天,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就發生了。但那並不是奇蹟,而是你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準備好了,所以該來的就會來。
人類的思想越集中,信念越強烈,對宇宙能量的影響就越深遠,就越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
華勒斯在這一章的結尾留下了這麼幾句話。是不是感覺越來越像吸引力法則?這個我們留待下一章再談吧!
-
你天生就該富有
細嚼失落的百年致富經典(1)
富足的生活是自我發展的重要保障,唯有在身體、心智、靈魂三者都得到了和諧發展的前提之下,我們才能活得有尊嚴,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作者華勒思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富有的目的,就是為了幸福。而我們必須活得有尊嚴才能獲得幸福感,活得有尊嚴來自於自我實現(自我發展)。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比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還要早。雖然馬斯洛認為必須先滿足尊嚴的需求才會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我個人的觀查和體驗,就因果關係來看,華勒思說法比較符合現實的狀況。一個沒有體驗過自我實現的人,是很難建立自信和自尊。
另外華勒思提到身心靈和諧發展的概念,和一堆New Age團體提的其實有很大的不同。我接觸過一些這類的團體,他們會將許多學說的觀念綜合起來談,雖然看上去有點相似但本質卻不同。大部分的邏輯經不起推敲,他們比較像是傳銷在傳教。(很多課程都不便宜。)
每個人都有一股與生俱來的衝動, 即希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渴望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我們可以回想小時候的自己,一定會有我們所仰慕的人,想接近這樣的人,或是想成為的這樣的人。這個渴望隨著年紀漸長慢慢忘記!華勒斯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要富有,先把理想中的自己找回來。有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才有動力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探索我們的極限究竟可以到哪裡?是可以接近我們的理想?又或者是超越了我們的理想?富足只是保障我們往前走的基本要素。
生命永遠不會滿足,生命永遠處在追求富足的過程中。不滿足於現狀的生命才是富有活力的生命。
知足常樂是欺騙自己的毒藥,是對自己不想努力的一個好理由。如果我們生命停止追求,那我們不過是數著日子等死的一塊肉罷了。現在這樣子就很好,沒有說出來的是,其實還可以更好。有活力的生命會對周遭的人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對我們的成長會提供極大的幫助,自然也會讓我們變得富足。
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平靜的靈魂,三者互相關連。要和諧的發展!在這三者當中,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它們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彼此息息相關。
健康的身體除了不生病外,也要有強健的運動能力。不是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走個幾步路就喊累。更代表了對自己身體要細心呵護照顧,不要輕易地讓自己受傷。
健全的心智指的就是要俱備足夠的知識和判斷力,不被假象迷惑,在人生的岔路上能夠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學歷不一定有用,但多讀書一定有用。知識就是力量,力量讓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平靜的靈魂指的就是情緒控管。我們常被情緒牽引著走,因為人是為了情緒而活的動物!很多所謂的修行就是為了學習情緒控管。我們必須學會察覺情緒進而與情緒共存。如此才能逐漸擁有平靜的靈魂。
這三者都很難,而且還要平衡的發展。這就是華勒斯告訴我們為什麼應該要富有。因為貧窮是很難讓我們這三者達成平衡的發展。這三者是沒辦法分開來的,只要其中一項不足就會影響其他兩項。這才是我們人生的真實。
我們若想在靈魂上得到安寧和快樂,就必須得到別人的愛,同時要擁有愛人的能力。
如果我們務實的來思考愛,就會發現愛是一種主觀的,有層次的,有條件的,有分別的。而且最終是必須體現在實際的行為上的。所以我們是因為在身體、心智、靈魂具現化在我們個人各方面的綜合表現,吸引到別人的的愛。(記住,別人對你的依戀不等同別人對你的愛)。而愛人的能力取決於我們在身體、心智、靈魂到底有多富足?貧窮會讓一個人的靈魂逐漸乾枯,智力逐漸退化,身體逐漸衰敗。最後會變成對人生的一切無能為力而失去自信。這樣是無法吸引別人愛你,也會喪失愛人的能力。
一個人的最大幸福莫過於給他所愛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他要有給得起的能力。一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最大奉獻莫過於讓自己活得更出色。
華勒斯在第一章提出了一個境界。他不希望我們是為了賺錢而賺錢,而是為了達到這個境界才去賺錢。因為有了錢才能支撐我們一步一步的走向這個境界。才不會變成一個除了有錢什麼都沒有的可憐人生,
讓自己活得更出色,是華勒斯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人必須不斷追求生命的成長,生命的渴望是永遠想變得更好。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平靜的靈魂,三者的平衡發展是美好人生的支柱。而充裕的財富是這一切的保障和基礎。所以變得富有,是我們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基本要件。
-
我與傑洛特的旅程(2)
When Shit Happens
命運女神很愛往我們身上丟屎,而怎麼處理這陀屎,造就了我們的命運。
上次提到鐵匠威利斯50年的心血被一把火燒了。放這把火的人是內普。想特別提內普是因為,這種性格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甚至我們自己或多或少也都有這種心態。
當傑洛特找到他時,請他去跟威利斯談談。內普是這樣的反應:
敢暗中放火卻不敢直接面對面嗆威利斯,還真得非常有「正義感」。接著還想賄賂傑洛特,讓傑洛特放過他。把賄賂的錢拿去賠威利斯,再加上誠意的道歉,很可能事情就圓滿解決了。可惜的是這並不是內普的選擇。
家園被侵略,內普並沒有選擇上戰場與敵人拼搏。也不是放火去燒了他口中黑衣人的營地和物資。而是去欺侮一個他認為沒有能力報復的鐵匠。只不過他沒想到會遇上傑洛特。最後的命運就是被吊死。
向別人潑糞,除了讓自己感覺良好外,對人生只有傷害,不會有任何幫助。因為這樣做並沒有解決你自身原本的問題。
同一個村子的另一邊,杜恩正在尋找戰場失蹤的弟弟巴斯提恩。我很喜歡杜恩的人格特質。他就是那種活在當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動派人士。
戰爭來臨,為了不被抓去當兵,他叫他弟弟切下手指。
杜恩沒被抓去當兵,我猜他是自己有切下手指。其實這種勇氣和決斷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戰爭結束,弟弟沒回來。他用盡了手段,嘗試去尋找他弟弟。
發現自己一個人辦不到,他就貼了告示找人幫忙。剛好就遇上了傑洛特。覺得傑洛特是幫得上忙的人,二話不說馬上提出一份有償的交易合約。請傑洛特幫忙。
這麼上道的人,傑洛特當然要幫。當傑洛特提醒他,弟弟巴斯提恩生還的機率非常小,杜恩的回答是:也許吧,但誰知道呢?至少能找到他的屍體。
我相信杜恩這種人格的特質,在現代社會一定是一個成功人士。
子曰:不放棄就永遠有機會!傑洛特真的找到巴斯提恩,而且還活著!
巴斯提恩和不同陣營的羅辛在一起,彼此互相幫助逃離戰場,存活了下來。巴斯提恩是富有同情心又講義氣的人。不願意把羅辛獨自留在這裡!
最後傑洛特說服了杜恩收留羅辛。我很喜歡傑洛特用來說服杜恩的理由。
他們這家後來,過著耕田務農的平淡生活。在這個戰爭不斷的亂世中,這是一個相當幸福的結局。而這份幸福來自於杜恩一連串有勇氣的選擇。
在我自己內心,有類似內普這樣特質,也有像杜恩這樣特質。這兩年學著遠離內普,親近杜恩。至少當屎來臨時,我發現能很快的清乾淨,往下一步繼續邁進。
命運女神很愛往我們身上丟屎,而怎麼處理這陀屎,造就了我們的命運。
-
我與傑洛特的旅程(1)
白果園村的流氓
白果園村的旅店可以說是在巫師三遊戲的起點。傑洛特在這裡遇上幾個有趣的人。
剛特.歐迪姆,鏡子大師。巫師三中我最喜歡的反派,名如其實的是我們人性的一面鏡子。但這時他的戲份還沒開始。
阿多特.基爾特,奧森佛特學院的歷史副教授。雖然是一個如臨演般的小人物,但他的故事也值得一提。
愛爾莎,旅店老闆娘,以及沒有名字的三位農民。愛爾莎在傑洛特面前用流氓稱呼他們。
傑洛特一進門就受到這群人不友善的言語歧視。愛爾莎馬上以友好的態度和語氣,請傑洛特不要理那群流氓,目的是希望不要有衝突發生,但不代表她對傑洛特沒有偏見和歧視。她之後在翠鳥酒館遇上傑洛特。直接指責傑洛特殺了這些農民,而無視原因是這些農民沒有理由就要殺傑洛特,傑洛特只是自衛反擊。
那麼,為什麼一堆人會歧視獵魔士呢?尤其是越底層的人這種現象越明顯。
我的答案就是因為獵魔士異於常人的身體素質和長壽。
這是個充滿怪獸和怪物的世界,不斷的戰爭使的領主對基層百姓的保護大減,底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當遇上怪物和怪獸時,還得自行付出代價請獵魔士處理。他們想要的是救世主,而不是像獵魔士這種付錢辦事的專業人士。村民付完錢後,對獵魔士咒罵的比感激的多。
看到獵魔士在這個時代的強大生存能力,對獵魔士的情感從羨慕轉為嫉妒,從嫉妒轉為恨意。接著便是對獵魔士的污名化、妖魔化、接下來就是把獵魔士視為非人類的怪物進而排擠。(把人拉下神壇是鄉民很愛幹的事。)
獵魔士的人數少,又大多是單獨行動。四處流浪,沒有歸屬和組織。欺侮獵魔士通常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制止和譴責。雖然個體比一般人強大,但獵魔士卻是一個沒人撐腰的弱勢族群。
面對生活的無奈,人們情緒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以多欺少,弱弱相殘,在與傑洛特的旅程中四處可見。
白果園村的另一個例子也說明了,人們很容易在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時,容易找一個弱勢來欺負,發洩自己的情緒。而不會去面對現實。
矮人鐵匠威利斯,經營50年的心血,被一把火燒了。家園換統治者,人們把不滿的情緒發洩在一個替他們服務半個世紀之久的矮人工匠上。只因為他不是人類。但侵略他們家園的其實是另一群人類啊!
這位矮人工匠最感嘆的是不管他怎麼做,村民都不會當他是自己人。無怨無仇,甚至對他們家有恩情,也抵不過沒有理由的偏見。
有錯的並不是威利斯,但最後村民集體排擠並怨恨的,卻是他。
偏見會製造仇恨,進而挑起對立與紛爭。希望在我們現實世界中都能理性的面對實際的問題,不要淪為情緒的奴隸。
-
神與我
我從5歲被送去和祖母同住後,就開始跟著祖母上教堂。所以我從小是聽著聖經故事長大的。到了高中更是住在教會,接受教會的訓練。除了星期日帶小朋友的主日學,偶而也會在平時的聚會中講一些小題目。那時侯我可以說是教會堅定的支持者。
出社會後我和教會就漸行漸遠了。多次嘗試回去,但不行就是不行。主要的原因就是,教會教我的,和我在現實人生中體驗的,有了落差和矛盾。而教會中沒有人能給個說服我的說法,只會說那是撒但影嚮了我的信仰、神自有安排、信仰要堅定、 好好向神禱告之類的。
年紀漸長,我發現我其實是一直相信神的,不相信的是教會。更具體的說是教會對神和聖經的詮釋。
現行的基督教,很巧妙的把「神=聖經=教會」這個觀念深植在信徒的腦中,所以我們和神的關係變成必須透過教會才能建立。聖經變成教會的工具,因為教會掌控了解釋權。把聖經神聖化後教會間接成了神的代言人。
但教會本質就是一群人因共同信仰而建立的組織,所以和其他任何由人建立的組織一樣。該有的問題都會有。甚至因為信仰形成的權威性和封閉性,裏面的問題有時會比其他不同性質的組織來的更嚴重。過去的歷史早就証明這一點。
聖經被教會做為神的話來教訓信徒,而無視於聖經本質是由人書寫和編輯而成。和其他歷史悠久的書籍一樣,由抄寫傳承,就會有抄寫錯誤,和抄寫者增加或刪減字句的問題。由人編輯,就有人為篩選內容的問題。像是某些內容已不適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教會都會選擇性無視或不解釋。可是在當代,這些內容是有其背景和義意的。把聖經神聖化,只會讓人離神更遠,信仰變得是一種形式,一種表演。
這些問題,以前的天主教就發生過了,所以才會出現新教。而新教,其實也還是在走同樣的路。
我現在看聖經,它就是前人和神試圖建立關係的體驗所留下來的記錄和痕跡。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因為這種體驗,本來就是私密的,個人的。是屬於你和神之間獨有的。但因為聖經被神聖化了,內容被篩選了。我們便讀不到其他人不被主流認同的體驗和紀錄。
神其實是不用人類的語言來說話的,語言和文字是人類的產物,這個宇宙及其背後運作的法則才是神的創造。透過神的創造來理解神應該比透過聖經來理解神靠譜得多。想透過理解神的創造來更認識神,更是開啟人類近代文明發展的重要契機。科學,是理解神的一個重要途徑。
如果自由意志是神給人類最大的禮物,那代表者神不會因為你不信神就給你懲罰,也不會因為你親近神就獎勵你。因為這就不叫自由意志了。自由意志代表著我們所做的每一項選擇,都會承擔其選擇相對應的後果。這背後的因果運作原則是來自於神的創造。但神並不會介入或要求我們應當如何選擇,因為我們是神最美好的創造物,有著自己決定自己前途能力的創造物。
現在的我,是這樣的理解神。也喜歡這樣的神。
-
我與傑洛特的旅程(0)
傑洛特與我的緣分
認識傑洛特是2015年巫師三發行的時候。那時,傑洛特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電玩角色。我從這個遊戲得到的只有通關。
2019年底,Netflix獵魔士開播,亨利卡維爾演活了傑洛特這個角色。亨利卡維爾的演技讓我感受到了傑洛特的情緒,開始感受到傑洛特是一個人這件事。
傑洛特的性格是一隻孤狼,對一切事物漠不關心,冷酷無情,只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和自身的利益上。但其實那只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偽裝。不論是遊戲裏還是影集中。
對於傑洛特救過的人來說他是英雄。但他並不喜歡英雄,也不想當英雄。他說:這世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專業人士。所以你出錢,我辦事,不做白工。這是傑洛特在這個世界行走的基本態度。但真得是這樣嗎?
“Evil is Evil. Lesser, greater, middling… Makes no difference. The degree is arbitary. The definition’s blurred. If I’m to choose between one evil and another… I’d rather not choose at all.”
在巫師三的前導預告片及獵魔士第1季中第一集都出現上面的名句。我們可以看看在遊戲預告片中傑洛特做了什麼!
這一段不就是英雄救美嗎?說好的專業在那?事實上和傑洛特在整個旅程中,看到了一堆充𣺏這種矛盾的「抓馬」!
2021年底,獵魔士第2季開播。亨利卡維爾一樣的帥,但編劇大量的交代劇情,卻把傑洛特扁平化了。雖然我覺得第二季不如第一季,但看完了第二季,我興起了重玩巫師三的念頭。
我重新買了steam版的巫師全套,上個月完成了一周目。在準備玩二周目的同時,我打算放慢腳步與傑洛特一起體驗他的人生。並把這個體驗記錄下來,變成我的養分。
-
細嚼失落的百年致富經典(0)
楔子
改變人生從改變思維模組開始,這是我今年重讀這本書的總結心得。
2007年,那時《祕密》這本書大流行,當時我是深深的不以為然,怎麼會有想要什麼用想的就能實現這種事。我到現在也沒讀過《祕密》這本書。不過《祕密》的作者朗達‧拜恩說她的靈感源自於《失落的百年致富經典》(原名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這本書。台灣當時也有出中譯本,我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買來讀了!
(註: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版本很多,譯名也會各不相同。)
當時,我正處於人生的泥沼中,我照著書中的我認同的一些原則去行動,試圖改變我的現況。半年後,我得到一個改變的機會,我的人生從此轉個彎,三年後,還清了我之前的債務,並換了一台車。當時我對這本書只有很粗淺且片斷的理解。所以雖然我的人生轉了個彎,但並沒有從此一帆風順。
那時我只是剛好做了一些對的行動,但這本書的真正的價值並沒有從我腦中內化並建立完善的思維模組。所以現今,我又讓自己的人生面臨困局。
這本早已遺忘並丟失的書,就在我為了困境而焦慮時,就在我腦中突然蹦了出來。買了新書仔細重讀,對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悟。我決定把閱讀心得記錄並分享,並走向創造我未來的人生旅程。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什麼致富秘笈,看完了並不會突然增加百年賺錢功力。所以它不一定會讓你變有錢。但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套讓自己人生走向富足的思維模組。
這套思維模組是你對自己的人生客製化的。它必須由你自己創造,沒辦法剽竊。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但這本書卻提供了簡要的方法,讓我們有所依循走向前方的道路。我相信,如果現在的你陷入人生的困局,這本書會對你有幫助的。
接下來,我會記錄並分享我從這本書精簡的文字中所得到的啟發。